诗词原文
闲居
唐·李商隐
永巷长年罢绮罗,
浴凫飞鹭晚悠悠。
帘衣半卷门初掩,
屏掩神光暗画楼。
窗含远色通书幄,
鱼拥香丝近钓舟。
平生只倚双凫舄,
此日常须一鹿车。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之间,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难以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他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他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尤其擅长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长长的宫巷常年不见绮罗身影,
浴水的凫与飞翔的鹭傍晚时分悠然自得。
窗帘半卷门刚刚掩上,
屏风遮住了神光,使画楼显得昏暗。
窗户含纳着远处的景色通向书斋,
鱼儿围绕着散发着香气的钓丝游动。
我一生只依靠这双像凫鸟一样能飞翔的鞋子(比喻仕途),
但在这闲居的日子里,更需要一辆鹿车(象征归隐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前两句通过描绘永巷的幽静和飞禽的自在,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中间四句则具体描写了居室的布置和窗外的景色,进一步渲染了闲居的宁静与安逸,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居室布置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人通过“双凫舄”和“一鹿车”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他一生卷入牛李党争,历经坎坷,晚年更是仕途无望,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闲居生活,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这首诗正是他闲居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