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兴诗情尚自如,形骸可怪顿成疏。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饮酒

宋·陆游

酒兴诗情尚自如,形骸可怪顿成疏。

醉中忘却身是客,梦里犹呼酒满壶。

花下醉眠春昼永,竹间清啸晚风徐。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落晡。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酒后的兴致与诗情依然自如,身形举止却变得古怪,与人疏远,在醉意中忘却了自己是客居他乡,梦中还在呼唤着再斟满一壶酒,在花丛下醉眠,春日白昼显得格外漫长,在竹林间清啸,晚风轻轻吹拂,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看着夕阳缓缓落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状态与心境,首联写酒后的诗情与身形变化;颔联进一步描述醉后的忘我状态;颈联通过具体场景展现醉后的悠闲与自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人不解其真意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陆游此诗以饮酒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酒本身,而是借酒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对于世事的感慨,诗中“酒兴诗情尚自如”一句,展现了诗人即使在醉酒之中,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与创作能力,而“形骸可怪顿成疏”则暗示了诗人因酒而显得行为古怪,与人疏远,这既是对自己醉态的自嘲,也隐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颈联通过描绘醉眠花下、清啸竹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心境,尾联则以“此中真意谁能解”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孤独与无奈。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偏安一隅与金人的侵略威胁,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民族未来的期盼,在政治上,陆游并未得到重用,多次被贬谪,生活坎坷,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饮酒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与压抑,同时也在醉意中寻求一种超脱与自由,诗中的“酒兴诗情尚自如”与“形骸可怪顿成疏”既是对自己醉态的描绘,也是对现实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与自嘲。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