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老子颓然最无事,客归自策读书功。
门前车马何曾见,巷陌儿童亦笑空。
病里不知春早晚,闲中方觉日西东。
青衫莫为升沉叹,自古英雄尽成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这把老骨头最是无事可做,客人走后我便独自筹划着读书的功效,门前车马喧嚣的景象我从未见过,就连巷子里的小孩也笑话我的空寂,病中不知春天的早晚,闲居时才感觉到时光的流逝,不要为了官职的升迁沉浮而叹息,自古以来英雄也会老去成为老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联“老子颓然最无事,客归自策读书功”直接点出诗人闲居无事,以读书为乐的生活状态,颔联和颈联通过对比门外车马的喧嚣与门内的寂静,以及病中对时间感知的模糊与闲居中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英雄老去的豁达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陆游晚年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智慧。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早年曾投身抗金斗争,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晚年他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