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儿结束从今日,鹊语灯花故有灵。全诗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雨

宋·陈著

一雨如酥润四溟,田畴高下尽欣荣。

云开日出天光好,风定波平水色清。

呼儿结束从今日,鹊语灯花故有灵。

更喜晚来禾黍长,秋成有望慰苍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著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陈著,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生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一生跨越南宋与元朝两个朝代,陈著学识渊博,著作丰富,有《本堂集》九十四卷传世,其中包括诗文、史论、杂著等多种内容,反映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史学造诣。

译文

一场细雨如同酥油般滋润着四方大地,无论是高处的田地还是低洼之处,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云开日出,天空晴朗,阳光明媚,风平浪静,水面清澈如镜,从今天起,我吩咐孩子们做好准备,迎接丰收的季节,因为喜鹊的叫声和灯花的闪烁都预示着好运的到来,更令人欣喜的是,傍晚时分禾苗和黍子都在茁壮成长,秋天的收成有了希望,这将是对天下苍生的最大慰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雨后田野的勃勃生机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喜雨”为题,通过描绘雨后大地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盼,首联“一雨如酥润四溟”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滋润作用;颔联“云开日出天光好,风定波平水色清”则通过对比和描写,展现了雨后天空和水面的美丽景色;颈联“呼儿结束从今日,鹊语灯花故有灵”以诗人的行动和自然界的征兆,暗示了丰收的希望;尾联“更喜晚来禾黍长,秋成有望慰苍生”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和对苍生的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田野的生机和丰收的希望,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