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远岫出山催薄暮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有才名,早年学柳永作词,因不满柳永词“格调不高”,而“尽取所藏柳词读之,闭户三日,读得其间腔调,乃自制腔,别是一家”,因而其词“清丽婉约,辞情兼胜”,被誉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秦观生前行迹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译文
带着轻微的寒意,我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再看那远处,暮霭沉沉之中,连绵山峰却轮廓分明,显得格外苍郁,随风轻拂的细雨,和暮霭交织成一片迷蒙的烟雨,暮色渐浓,景物也愈发幽深。
释义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
赏析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两句,词人由远及近,描写远山、微风、细雨,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幽深的意境,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绪,远岫出山,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催促着薄暮的降临,给人一种无奈和紧迫的感觉,细风吹雨,细雨如丝,轻轻拂弄着轻阴,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景物的柔美,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细腻和敏感,这两句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和无奈,使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秦观正为太学博士,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游从甚密,时值暮春,秦观写了一些描写春光的词,这首《浣溪沙》就是其中之一,词中表现了词人淡淡的哀愁和轻轻的寂寞,这可能与词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虽然词中没有直接提到愁苦,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读者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愁绪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