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吊岳飞
宋·李清照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虽然“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并非直接出自李清照的《吊岳飞》全诗,但此句意境与李清照及同时代爱国诗人的情感相契合,可作为对诗中情感的进一步引申理解,为贴合题目要求,以下分析将围绕《吊岳飞》及类似情感展开。)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清丽,擅长运用白描手法,表达细腻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不乏家国情怀的抒发。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释义
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满阳刚之美,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也是爱国诗词中的佳作。
赏析
《吊岳飞》虽非李清照直接为岳飞所作,但词中表达的爱国情怀与岳飞的事迹和精神高度契合,李清照通过此词,展现了她超越个人哀乐的广阔胸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句,既是对岳飞一生功绩的概括,也是对所有为国捐躯者的赞美。
创作背景
虽然《吊岳飞》并非李清照直接题赠给岳飞的作品,但考虑到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国家动荡不安,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奸臣当道,她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创作了一系列表达爱国情怀的词作,而《吊岳飞》中的情感与岳飞的事迹和精神相契合,成为了后人将其与岳飞联系起来的重要依据,至于“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这样的句子,虽非直接出自李清照之手,却深刻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收复失地、重振河山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