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嘲钱
唐·张祜
青州从事孔方君,终日纷纷喜生事。
几回误我西窗月,一棹寒波夜不归。
作者及朝代
张祜,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792年,卒于约852年,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他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年间(821—824)登进士第,但未授官,张祜一生作诗甚丰,宫词尤有名,与杜牧友善,常相唱和,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清新自然之作,也不乏讽刺时弊的犀利之笔。
作者简介
张祜是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以其宫词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反映宫廷生活和社会现实,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张祜性格孤傲,不拘小节,这在他的诗作中也有体现,他一生未得显达,但诗名远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孔方兄(钱的别称,青州从事为酒的雅称,此处借指钱)啊,你整天忙忙碌碌,喜欢挑起事端,多少次因为你,我错过了西窗下的明月,甚至在寒冷的夜晚,划船在外,迟迟不归。
释义
这首诗以讽刺的口吻,描绘了金钱(孔方君)给人们带来的纷扰和困扰,诗人通过“青州从事”(酒的雅称,此处借指钱)和“终日纷纷喜生事”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金钱的诱人之处以及它所带来的麻烦和困扰,后两句则通过具体情境,如错过西窗明月、夜不归家等,进一步强调了金钱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对金钱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诗人没有直接谴责金钱,而是通过描绘金钱给人们带来的纷扰和困扰,表达了对金钱的厌恶和警惕,诗中“青州从事孔方君”的比喻新颖独特,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效果,诗人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金钱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金钱的利弊。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祜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张祜一生未得显达,虽然诗名远播,但生活并不富裕,他可能对金钱的诱惑和困扰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批判,唐代社会风气奢靡,金钱崇拜现象普遍,这也可能为张祜创作这首诗提供了社会背景,通过这首诗,张祜表达了对金钱的警惕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