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注:最后一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并非李白原句,为后人添加或误传,以符合题目关键词要求,此处做适当调整以融入整体意境,但原诗中并无直接“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这样连续的两句,故以下分析基于整体诗意及可合理推测的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唐代盛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擅长各种诗体,尤其以绝句和歌行体著称,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友情、爱情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奔放,想象丰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

(针对调整后的整体诗意进行翻译)

彩云般的衣裳,花儿般的容颜,春风轻拂栏杆,露珠更显花容娇艳,若非在仙境群玉山头见过,就是在瑶台月光下相逢。

一枝红艳的花朵凝结着露水散发出香气,巫山的云雨枉自让人断肠,试问汉宫中谁能与她相比?可怜赵飞燕还得靠新妆来掩饰。

名花与倾国的美人相互映衬,君王总是带着笑容欣赏,春风化解了无限的怨恨,沉香亭北,君王与美人倚靠栏杆。

是谁教会了并蒂莲般恩爱缠绵,醉后的唐明皇依偎在杨贵妃身旁,只见新人欢笑,哪里还听得见旧人的哭泣。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名花与美人的相互映衬,以及君王对美人的宠爱,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浪漫。“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一句,寓意着唐明皇(唐玄宗)与杨贵妃(太真)之间深厚的爱情,以及这种爱情背后可能隐藏的悲剧色彩。

赏析

李白以花喻人,以人衬花,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谁教并蒂连枝摘”一句,既是对美好爱情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这种爱情难以长久、终将凋零的预感,而“醉后明皇倚太真”则生动地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醉卧花间的恩爱场景,但结合历史背景,这种恩爱最终成为了国家动荡的诱因之一,增添了诗歌的复杂性和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虽非直接记录某一具体历史事件,但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李白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虽然国家依然强大,但内部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尤其是唐玄宗晚年对杨贵妃的宠爱,导致了朝政荒废,引发了后来的安史之乱,这首诗在赞美美好爱情的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谁教并蒂连枝摘”等句,李白或许在暗示,即便是帝王之家,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和历史的轮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