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渡江

宋·刘克庄

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

惟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罢黜,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数量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被誉为“南宋最后一位大诗人”,他的诗词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对时局的动荡和国家的兴衰有着深刻的反思。

译文

南渡避难的中原士人,缺少了像王导那样能安定大局的人物;从北方传来的消息中,也很少听到像刘琨那样振奋人心的英雄事迹,只有那些鸥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受任何拘束,无论是从北往南还是从南往北。

释义

南渡衣冠欠王导:指南宋初年,中原士人大量南迁,但缺乏像东晋王导那样能够稳定局势、辅佐朝政的贤臣。

北来消息少刘琨:指北方传来的消息中,缺少像刘琨那样英勇抗敌、振奋人心的英雄事迹,刘琨是西晋末年著名的将领和诗人,以英勇抗敌著称。

惟余鸥鹭无拘管:只有鸥鹭这种水鸟,不受任何拘束,自由自在地飞翔。

北去南来自在飞:鸥鹭无论是从北方飞往南方,还是从南方飞往北方,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前两句“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直接点出了南宋朝廷的困境:缺乏能够稳定局势、辅佐朝政的贤臣,也缺乏英勇抗敌、振奋人心的英雄事迹,后两句“惟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则以鸥鹭的自由自在反衬出人类的无奈和束缚,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南宋朝廷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蒙古大军压境,内有奸臣当道,国家危在旦夕,诗人刘克庄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忧虑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