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坏土。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吊岳飞

宋·李清照

当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注:此诗为后人根据李清照的风格与情感所拟作,并非李清照确凿的原作,但广泛流传并被认为体现了她的爱国情怀,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解析基于此拟作进行。)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词作情感真挚,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清照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形象生动,情感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当年(岳飞)满怀壮志,恨不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间就喝敌人的血。

我)想把满腔的血泪寄给这壮丽的山河,去洒在东山(岳飞墓所在地)的一抔黄土上。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岳飞英雄事迹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国家山河破碎、英雄逝去的深切悲痛,通过“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夸张描写,展现了岳飞誓死抗敌、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而“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则表达了诗人对岳飞逝世的哀悼,以及自己愿将满腔悲愤化作血泪,洒向山河,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壮,既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了夸张与象征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而深刻,诗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将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虽非李清照确凿的原作,但可视为后人根据她的爱国情怀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所拟作,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岳飞作为抗金名将,其英勇事迹广为流传,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而李清照作为一位爱国女词人,她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此诗虽非她亲笔所作,但却深刻反映了她的爱国情怀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在南宋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此诗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