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唐·刘禹锡
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
秋风瑟瑟古原上,落日余晖照寂寥。
往事如烟随云散,故人零落已难寻。
独倚危栏思无尽,寒鸦数点入林梢。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生活在中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豪放明快,富有哲理意味,刘禹锡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在唐代文坛上享有盛誉。
译文
灵光寺的宝塔虽然依旧矗立,但已显得萧瑟荒凉;那草丛中的石人雕像(翁仲),如今又怎么样呢?秋风在古原上瑟瑟吹拂,落日余晖映照出一片寂寥的景象,往事如同烟雾般随风飘散,故人已经零落难以寻觅,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思绪无尽;几只寒鸦飞入林梢,更添几分凄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光寺的萧瑟景象和草丛中翁仲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往事和故人的深深怀念,秋风、古原、落日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灵光寺的宝塔和草丛中的翁仲,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但如今都已显得萧瑟荒凉,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秋风、古原、落日等意象的运用,更是增强了这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诗人在结尾处独倚危栏,思绪无尽,寒鸦入林,更是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刘禹锡在晚年时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和变故后,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故人的无尽思念,他独自漫步在古原上,看到灵光寺的宝塔和草丛中的翁仲,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思念的诗歌,虽然这首诗并非刘禹锡的真实作品,但它却很好地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的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