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得得飞。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每年春天,身处异乡的我总是满怀悲伤,看着杜曲(代指长安附近)的黄莺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不祈求得到珍贵的隋珠与和氏璧,只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家乡的新消息。
释义
年年春日异乡悲:每年春天,作者在异乡都会感到悲伤。
杜曲黄莺得得飞:杜曲的黄莺自由自在地飞翔,象征着家乡的生机与自由。
不乞隋珠与和璧:隋珠与和璧都是古代著名的珍宝,这里表示作者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贵。
只乞乡关新信息:只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家乡的新消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黄莺的自由飞翔,反衬出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悲伤,诗中“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一句,更是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只渴望得到家乡的消息,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曾长期漂泊异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尤为深切,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作为一位流离失所的文人,在异乡所经历的孤独与悲伤,以及他对家乡的无限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