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并非直接出自陆游的这首《卜算子·咏梅》,而是与梅花坚韧、独自绽放的意境相近,可能是对梅花精神的另一种表述或化用,为贴合您的要求,我将在此解析中融入这一意境的解读,但直接分析仍基于陆游的原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着,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梅花依然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释义
此词以梅花自喻,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崇高品格的赞颂,笔墨饱蘸深情,词语托物言志,意境深远,语言华美,引人深思。
赏析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正是他忘情地投身梅花之中,把自己与梅花浑然融为一体的写照,这首《卜算子·咏梅》正是他这种高标独持的人格形象的真实写照。
虽然直接关键词“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未出现在此诗中,但陆游笔下的梅花,正是那“一枝春”,在群芳凋零之时,独自绽放,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展现了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失地,但屡遭朝廷排斥打击,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这首词以梅花自喻,借梅花的孤高绝俗,愁苦艰辛,咏叹自己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孤傲高洁、坚贞自守的品格和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虽然直接关键词未直接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但通过对该诗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梅花所象征的坚韧与高洁,以及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崇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