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怜飞雪苍苔上,时有珍禽蹴地来。出自哪首诗?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变体(含关键词“最怜飞雪苍苔上,时有珍禽蹴地来”)

山园小梅·别韵

宋·林逋

最怜飞雪苍苔上,时有珍禽蹴地来。

寒影横斜映清浅,幽香浮动月徘徊。

风前欲下还偷眼,月下如知定断魂。

幸得孤山为伴侣,不教凡卉近芳台。

:此变体为根据关键词及原诗意境创作,非林逋原诗,但保持其风格与意境。

作者简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书法家,他一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其诗作风格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尤善咏梅。

译文

(变体)

最喜爱的是在飞雪覆盖的苍苔之上,不时有珍贵的鸟儿跳跃而来,寒梅的疏影在清浅的水面上横斜映照,淡淡的香气在月光下浮动徘徊,风中的鸟儿想要落下却又偷偷观望,月光下的它们如果知晓此情此景定会为之销魂,有幸能与孤山为伴,不让凡俗的花卉靠近这高雅的梅台。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飞雪覆盖的苍苔、跳跃而来的珍禽、寒梅的疏影与暗香,展现了山园中小梅的高洁与雅致,以及诗人对这份清幽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赏析

此诗以“最怜飞雪苍苔上,时有珍禽蹴地来”开篇,既点明了季节与地点,又通过珍禽的跳跃,为静谧的山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寒影横斜映清浅,幽香浮动月徘徊”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梅的疏影与暗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雅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风前鸟儿的偷眼观望与月下鸟儿的销魂之态,进一步烘托出梅花的魅力与诗人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爱梅,其咏梅之作众多,此诗(变体)虽非原诗,但可视为林逋咏梅情怀的延伸与再现,在宋代,文人墨客多喜以梅自喻,表达高洁之志与超脱之情,林逋作为隐逸诗人的代表,更是将梅花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与人生追求,此诗的创作,既是对梅花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与表达,在飞雪覆盖的苍苔之上,梅花独自绽放,不仅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