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的解释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蜂儿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此为假想同题扩展,因原诗中未直接并列“蝴蝶花间自在飞”,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构造一首意境相符的短诗)

花间蝶舞自翩跹,不问尘事乐悠然。

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注:后两句为符合题目要求而构造,非罗隐原诗内容)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晚期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时弊,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

蜂儿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尖,无限的风光都被蜜蜂所占,它们采得百花酿成蜜后,这甘甜的蜂蜜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酿甜呢?

(扩展部分):

在花间翩翩起舞的蝴蝶,不问尘世琐事,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相比之下,蜜蜂却辛苦劳作,多受官府(或世事)的牵绊,而蝴蝶则在花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释义

“蜂儿辛苦多官府”一句,通过对比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可能面临的官府剥削或社会压力,暗示了劳动者的艰辛与不公。“蝴蝶花间自在飞”则描绘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飞翔的悠闲景象,与蜜蜂的辛劳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罗隐的《蜂儿》一诗,以蜜蜂为喻,深刻反映了晚唐社会劳动者的艰辛与不公,诗人通过蜜蜂采花酿蜜的辛勤劳动,以及最终蜂蜜归属的疑问,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劳动者命运的同情,而扩展的“蝶”部分,则进一步通过蝴蝶的自由飞翔,与蜜蜂的辛劳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和审美效果。

创作背景

罗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诗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屡试不第,仕途坎坷,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他在《蜂儿》一诗中,借蜜蜂的辛勤劳动和蜂蜜的归属问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劳动者命运的同情,通过扩展的“蝶”部分,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批判和同情,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