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首阳山
唐·李白
往者东流水,今者西落晖。
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唐代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诗歌以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过去的流水向东逝去,现在的夕阳向西落下。
谁知道那孤竹国的夷齐二子,正在空寂的山中吟咏着采薇之歌。
释义
首句“往者东流水,今者西落晖”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世事的变迁与人生的短暂,次句“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则引出了孤竹国的两位贤士——伯夷和叔齐,他们因反对武王伐纣而隐居首阳山,采薇为食,以表高洁之志,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伯夷、叔齐高风亮节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追慕之情,通过对比“东流水”与“西落晖”,诗人巧妙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进而引出对伯夷、叔齐的赞美,诗中“空山赋采薇”的意象,既展现了伯夷、叔齐隐居生活的清苦与孤独,又凸显了他们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游历山水、感悟人生之时,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与理想,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在游历过程中,他常常借古讽今,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抱负,伯夷、叔齐作为古代贤士的代表,他们的坚守与牺牲精神深深触动了李白,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伯夷、叔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