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韩非》,全诗原文如下:
韩非
宋·王安石
知说之难而能说之难,谏说之难莫如子产。
以能言遭死以不能言及,不可说而说者贤子韩。
巧言利口世所监,忿怒矜夸道所贬。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
作者及朝代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作者简介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在文学上,他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之一,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文作品以思想深刻、语言简练著称。
译文
知道游说的困难而又能进行游说,游说中最难的是像子产那样,因为能言善辩而遭到杀害,又因为不能善辩而牵连被杀,不该游说而游说的是贤能的韩非,花言巧语、能言善辩被世人所警惕,愤怒骄傲自满被道义所贬低,我曾笑韩非因为《说难》而死,其实韩非的事业与《说难》最为相关。
释义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游说的困难以及历史上几位因游说而遭遇不幸的人物,特别是韩非,王安石认为,韩非虽然因《说难》而知名,但最终也因此而死,但他的事业与《说难》所探讨的游说技巧密切相关,他也对巧言利口、忿怒矜夸的行为表示了批评。
赏析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历史上几位游说家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游说艺术的看法,他认为游说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他也强调了诚信和正直的重要性,反对巧言利口和忿怒矜夸的行为,这首诗语言简练,思想深刻,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和作为政治家的睿智。
创作背景
王安石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他的改革措施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和阻挠,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对游说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游说困难的看法和对历史上几位游说家的评价,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改革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追求。
王安石的《韩非》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古诗,也是他对游说艺术和改革事业的一种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