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日日献花来,只倩渠侬取意栽。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花

宋·陆游

野人日日献花来,只倩渠侬取意栽。

不向人间争宠辱,更无蜂蝶为徘徊。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山野之人每天都来献上鲜花,我只请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栽种,这些花儿不向人间争宠斗艳,更没有蜜蜂蝴蝶在它们身边徘徊。

释义

“野人日日献花来”描述了山野之人对诗人的尊敬与喜爱,他们自发地每日献上鲜花;“只倩渠侬取意栽”中的“倩”意为请,“渠侬”是吴语方言,意为“他们”,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山野之人的信任与放任,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栽种花卉;“不向人间争宠辱”展现了这些山花的高洁品质,它们不为世俗的宠辱所动;“更无蜂蝶为徘徊”则进一步强调了山花的淡泊与宁静,没有蜂蝶的围绕,它们依然独自绽放。

赏析

这首诗以山花为题,通过描绘山野之人献花、诗人放任栽种、山花不争宠辱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中“野人日日献花来”一句,既表现了山野之人的淳朴与热情,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不向人间争宠辱,更无蜂蝶为徘徊”两句,则借山花之口,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他早年曾投身军旅,渴望收复失地,但晚年却屡遭排挤,仕途不顺,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隐居山林之时,面对自然之美,他心生感慨,借山花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