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全诗是什么?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秋夜

唐·皎然

露冷风高叶乱飞,

空山寂静掩柴扉。

松梢桂子时时落,

醉了还醒却未归。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颇丰,题材广泛,风格清丽闲淡,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露水凝重,寒风凛冽,树叶在风中纷飞乱舞,空旷的山中寂静无声,我掩上了柴门,松树梢头和桂树的果实不时落下,我在微醺中似乎醉了又醒来,却仍未归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秋夜的静谧与清冷,通过“露冷风高”营造出一种秋夜的寒意,“叶乱飞”则进一步渲染了风势之大和秋夜的萧瑟,第二句“空山寂静掩柴扉”将视角转向诗人自己,他在寂静的山中独自掩上门扉,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心境,后两句“松梢桂子时时落,醉了还醒却未归”则通过松桂落果和诗人的醉醒状态,进一步烘托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冷,首句“露冷风高叶乱飞”以景起兴,既点明了时令,又营造出一种清冷萧瑟的氛围,次句“空山寂静掩柴扉”则将视角转向诗人自己,通过“寂静”和“掩柴扉”两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后两句“松梢桂子时时落,醉了还醒却未归”则通过自然景象和诗人的醉醒状态,进一步烘托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陶醉。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夜,独自在山居中所作,面对秋夜的清冷与萧瑟,诗人内心涌起一股淡淡的孤独与宁静,于是提笔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陶醉,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