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的解释

生辉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并竹寻泉绕寺行,和云种树傍山营。

闲来石上观流水,唤作真闲客不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名士多有交往,诗名颇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一生崇佛好茶,与茶圣陆羽交往甚密,常品茗论诗,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坛一大家,皎然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他的佛教信仰和禅宗思想,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译文

沿着竹林寻找清泉,绕着寺庙漫步前行;与云雾为伴,在山边种植树木,营造居所,闲暇时,坐在石上静静观赏流水,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闲客,无需任何虚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句“并竹寻泉绕寺行”展现了诗人漫步于竹林间,寻找清泉,绕寺而行的情景;次句“和云种树傍山营”则描绘了诗人与云雾为伴,在山边种植树木,营造居所的悠然自得,后两句“闲来石上观流水,唤作真闲客不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不慕虚名,只求内心宁静的高洁情操。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并竹寻泉”、“和云种树”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心境,诗人以“真闲客”自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禅意与诗意,是皎然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寺中度过,他热爱自然,崇尚佛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寺中居住时,有感于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日常,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