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学礼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出自哪首诗?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闻进士唱名

宋·欧阳修

大儒学礼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

晓日曈曚瞻玉座,春风咫尺上金堤。

花浮酒蚁香仍腻,云卷山光翠欲齐。

喜得廊庙举贤俊,与君同听禁林啼。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大儒注重学习礼教,小儒则专注于诗作;夜晚时分,我们聆听进士唱名传胪的盛况,心中充满期待,清晨,阳光朦胧中我们瞻仰着皇帝的宝座,春风拂面,我们仿佛近在咫尺地踏上了金堤,酒中浮着花瓣,香气扑鼻,酒味醇厚;山光云影,翠绿欲滴,景色宜人,朝廷能够选拔贤才俊士,我深感喜悦,与你一同在这禁林之中聆听鸟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进士唱名传胪的盛况,以及诗人对此的喜悦心情,诗中通过对比大儒与小儒的不同追求,展现了当时士人对于学问的不同侧重,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和酒宴的欢乐,烘托出进士及第的喜庆氛围,诗人表达了对朝廷选拔贤才的赞赏和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进士唱名传胪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盛况和诗人的心情,诗中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将喜悦之情与美景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诗人还通过“大儒学礼小儒诗”的对比,展现了当时士人对于学问的不同追求和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进士科考是士人入仕的重要途径之一,进士唱名传胪是科举考试后的一种仪式,由皇帝亲自点名宣布进士及第者的名单,欧阳修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和政治家,对于科举制度和士人命运有着深刻的关注和思考,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进士唱名传胪的盛况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对朝廷选拔贤才的赞赏和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学问和仕途的不同追求和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