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月
宋·释绍嵩
西风卷尽护霜筠,碧玉壶天月色新。
影落寒梢惊宿鸟,梦回清夜见幽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字亚愚,号分水庵主,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留有诗集传世,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及自然景物,富有禅意和哲理,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赞誉。
译文
西风吹尽了保护竹子的霜气,月光下,碧绿的竹林如同碧玉壶中的天地,月色显得格外清新,竹影落在寒冷的枝头,惊动了栖息的鸟儿;在清冷的夜晚,梦中醒来,仿佛看见了幽居的隐士。
释义
西风卷尽护霜筠:西风(秋风)吹散了覆盖在竹子(筠,指竹子的青皮)上的霜气,暗示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的更迭。
碧玉壶天月色新:用“碧玉壶”比喻竹林的清幽与美丽,月色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影落寒梢惊宿鸟:竹影落在寒冷的枝头,惊扰了栖息的鸟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动感的画面。
梦回清夜见幽人:在清冷的夜晚,梦中醒来,仿佛看见了隐居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竹林的月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西风卷尽护霜筠”既点明了季节,又暗示了自然的纯净与美好;次句“碧玉壶天月色新”则以比喻的手法,将竹林与月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后两句通过竹影惊鸟和梦回见幽人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僧人身份和隐逸生活有关,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感悟,在秋夜竹林的月色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纯净与美好,也体会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向往自然美景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