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随流上下宁能免,惊世功名不用多。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缺处望还过。
闲居竹舍清如水,静坐禅房淡似波。
莫道此生无大志,只将心事付渔蓑。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随着世事浮沉,谁又能完全避免呢?惊人的功名成就其实并不需要太多,满头白发却仍未得归隐田园,只能在青山缺口处遥望归途,闲居在竹舍中,生活清澈如水;静坐于禅房,心境淡泊似波,不要说此生没有远大志向,只是把心事都寄托给了渔翁的蓑衣和渔舟。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浮沉的淡然态度和对功名的超脱看法,首联指出人生如流水,难以避免随波逐流,而惊世骇俗的功名其实并不需要太多;颔联通过描写自己白发未归的境遇,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颈联描绘了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尾联则表明自己虽无显赫之志,但仍有心事寄托,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闲居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随流上下宁能免”一句,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而“惊世功名不用多”则体现了诗人对功名的超脱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功名成就,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闲居生活和心境,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高尚品质。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人生浮沉,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晚年闲居生活中,诗人通过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了这首表达人生哲理和心境的诗歌,诗中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功名的超脱态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