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出自哪首诗?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惜花

唐·温庭筠

蜂争粉蕊蝶分香,一时回首成惆怅。

信步闲庭惹绮罗,含情凝睇谢君王。

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

只合柳营披晓露,岂宜红袖拂春芜。

作者及朝代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现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译文

蜜蜂争采着花粉,蝴蝶分享着花香,一时间回首望去,心中充满了惆怅,漫步在悠闲的庭院中,衣袂轻拂绮罗,含情脉脉地凝视着,仿佛在向君王致谢,请不要带着弄玉到栏杆边去,免得让花儿都羞愧得凋谢,连一朵都不剩,只适合在军营中披着清晨的露水,哪里适合让红袖拂过春天的草地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庭院中的花、蜂、蝶以及人物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前两句写蜂蝶争春,花儿被采得凋零,引出诗人的惆怅;后两句则通过人物的行为与情感,进一步强调了对花的珍惜与保护,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庭院中的景象,通过蜂蝶争春、花儿凋零等自然景象,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一句尤为精彩,既写出了诗人对花的深情厚意,又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花儿以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可爱,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温庭筠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尽管他才华横溢,但由于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通过对春日庭院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