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出自哪首诗?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荔枝

朝代:宋

作者:蔡襄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茹。

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

作者简介

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仙游)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他历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官二十余年,政绩显著,他也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家,他在散文、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译文

在红纱帐中透出荔枝的芳香,碧玉盘中点缀着像锦囊一样的荔枝,先用翡翠般的绿叶裁剪成盖子,再用胭脂般的红色点缀荔枝的表皮,使其更加诱人,荔枝的琼浆玉液胜过瑶酒,其果肉如同凤髓龙肝般美味可口,如果杨贵妃知道荔枝的这种美味,那么荔枝又怎会只被送到长安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荔枝的诱人之处,首联和颔联通过“红纱帐”、“碧玉盘”、“翡翠盖”、“胭脂酥”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的色、香、形,使人仿佛能闻到荔枝的芳香,看到荔枝的鲜艳,颈联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荔枝的美味胜过瑶酒,进一步突出了荔枝的珍贵,尾联则通过杨贵妃的典故,表达了荔枝的珍贵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赏析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荔枝的诱人之处,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荔枝的色、香、形、味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蔡襄在福建任职期间,对当地的荔枝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知荔枝的美味和珍贵,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荔枝,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宋代,荔枝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水果,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诗人通过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社会等级制度的不满和对平等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