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出自哪首诗?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往昔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

人生瞬息如流电,古往今来尽成昨。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空复泪沾衣。

当时名士今何在,惟有寒云伴落晖。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婉约的一面,且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译文

莲社(指东晋高僧慧远等人结社修行的地方)哪里还能谈论昨日的梦境,兰亭(指王羲之等人集会赋诗之地)又在哪里寻找他们留下的墨宝呢?人生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从古至今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满头白发的我至今未能归隐山林,只能望着青山独自流泪,当年那些名士如今都在哪里呢?只有寒冷的云朵陪伴着落日的余晖。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首联通过“莲社”和“兰亭”两个典故,引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颔联进一步强调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颈联则通过描写自己的现状,表达了无法归隐的无奈和悲伤;尾联则以“当时名士今何在”的设问,表达了对过去名士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比和设问等手法,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流电”、“昨梦”、“遗墨”等词语,都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还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使诗歌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往昔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怀念和向往,他也深刻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克庄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