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韦庄
云外丹青万仞梯,木阴合处子规啼。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去还看山鸟飞。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在云雾缭绕的远方,仿佛有万仞高的梯子通向天际,那是一片如画的仙境,在树木浓荫交合的地方,子规鸟(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松树间的明月总是这般明亮,当你离去之后,还会回来看那山中鸟儿飞翔的景象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幽静而深远的景象,通过“云外丹青万仞梯”展现了山势的高峻与景色的壮丽,而“木阴合处子规啼”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情感的哀愁,后两句以松间明月和山鸟飞翔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友人或自己即将离去的淡淡哀愁。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山行的独特魅力,首句“云外丹青万仞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的雄伟与高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次句“木阴合处子规啼”则通过子规鸟的啼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后两句“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去还看山鸟飞”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和对离别的淡淡哀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韦庄在山间行走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纷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诗歌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哀愁与超脱的情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