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北宋诗人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人
宋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郁郁而终,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道路坎坷曲折,才真是令人难以行走。
释义
这首词以送人为题材,是一首慷慨悲歌,是伤时感世的作品,作者胸襟慷慨,腕力健旺,将即景生情和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愤激的感情,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赏析
上片开头两句,写惜别。“唱彻《阳关》”是写送别的歌已经唱完了,但是作者感到还没有和友人倾诉完衷肠,泪未干”,这也表明二人情谊深厚,难舍难分。“功名馀事且加餐”是作者对友人的劝慰:不要把功名看得太重,还是保重身体要紧,这两句,既点明了送别,又表明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
下片写对友人的安慰与鼓励。“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是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中寓情,融情入景,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这里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寓意深远。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这几句是说,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两句是说,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道路坎坷曲折,才真是令人难以行走,这是对友人的进一步劝慰,也是作者自己坎坷人生的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或七年(1180年),当时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湖南一带,经常往来于各地,这首词就是作者在奔波行役中的赠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