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月夜寄怀

朝代:清代

作者:宋琬

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孤臣泪洒西风里,望断天涯万里长。

作者简介

宋琬(1614年-1674年),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词人,宋琬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政治风波入狱,但其文学成就颇高,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他的诗作情感深沉,风格苍劲,多抒发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的感慨。

译文

明亮的月光照入江中,景色依旧美好;青山之中埋藏着忠骨,至今仿佛还散发着香气,我这个孤独的臣子在西风中洒下泪水,望着遥远的天边,思念着万里之外的故乡和亲人。

释义

首句“明月入江依旧好”描绘了月夜江景的宁静与美好,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不变;次句“青山埋骨至今香”则通过青山埋骨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忠臣的敬仰与怀念,暗示其精神永存;后两句“孤臣泪洒西风里,望断天涯万里长”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作为孤臣的悲凉心境,以及对远方亲人和故土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的无奈,首联以明月、青山为象征,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恒常之美,又寄托了对忠臣英灵的敬仰;颔联则直接抒发诗人的孤独与哀愁,西风中的泪水与天涯的遥望,构成了一幅凄清而深远的画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宋琬诗歌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琬仕途不顺、身处逆境之时,作为一位忠诚的官员,宋琬多次因政治风波而遭受迫害,身心俱疲,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借月夜之景,抒发了对逝去忠臣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孤臣的悲凉心境与对远方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抒发,也是对时代变迁、忠臣命运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