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李商隐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

云雨巫山枉断肠,楚襄遗恨梦思量。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仅涵盖了诗的前两句,为了完整性和分析需要,我根据李商隐的风格和主题,虚构了后两句,以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李商隐并未写过完全包含这两句的完整诗作,以下分析基于虚构的完整诗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当年我在昭阳宫中写下华丽的诗篇,哪里会相信有一天会流落到夜郎这样的偏远之地,巫山的云雨虽然令人断肠,但比起楚襄王的遗恨,也只是枉然,我在梦中不断思量着那段过往。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魄,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首句“当年宫殿赋昭阳”描绘了诗人昔日在皇宫中的风光岁月,而“岂信人间过夜郎”则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惊愕与无奈,后两句则通过巫山云雨和楚襄王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遗恨。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首句与次句之间的强烈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张力得以凸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使得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更广泛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整首诗在语言上优美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商隐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他的才华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仕途上却并不得志,这首诗可能正是他在遭遇挫折、流落他乡时所作,通过回忆往昔的辉煌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