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愁
宋·石象之
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作者简介
石象之,宋代文学家,生卒年不详,他的作品以诗文见长,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虽然他的名声不如同时代的苏轼、欧阳修等人响亮,但其作品仍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石象之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译文
我本来就已经有一身的愁绪无法排解,哪里还能承受得了在这愁绪之上再增添新的忧愁呢?那绿杨依依、芳草萋萋的长亭路上,年少的我轻易地就抛下了心爱的人离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重的愁绪和无奈,首句“先自一身愁不了”直接点出诗人本就有一身难以排解的忧愁;次句“那堪愁上更添愁”则进一步强调,在这已有的愁绪之上,又增添了新的忧愁,使得诗人更加难以承受,后两句通过描绘长亭路上的绿杨芳草和离别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年少时因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心爱的人,从而增添了更多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愁”为核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诗人内心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和次句直接抒发愁绪,情感真挚而深沉;后两句则通过景物描写和叙事手法,将愁绪与离别场景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和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绿杨芳草长亭路”这一典型的离别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诗人可能是在经历了某种离别或挫折后,内心充满了愁绪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处境的感慨,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愁绪和痛苦。
石象之的这首《春愁》以其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无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