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才满后须招损,镜太明时易受尘。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诫言

唐·白居易

器才满后须招损,镜太明时易受尘。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笑人生有若身。

畏途行处知难近,名位安来与祸邻。

莫恃此身常少健,夜眠频唤小儿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器皿装满了水就会招来倾覆的损失,镜子太过明亮就容易沾染灰尘,不要说世事常常如此,可笑的是人生竟会如此脆弱,危险的道路行走起来才知道难以接近,名位和权势往往与灾祸相邻,不要仗着自己身体常常健康,夜晚睡觉时还要频繁地呼唤小儿来照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前两句以器皿和镜子为喻,说明事物达到极致时往往容易遭受损失或污染;中间两句则是对这种普遍现象的感慨,指出人生同样脆弱和无常;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不易和需要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通过器皿和镜子的比喻,诗人巧妙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诗人也通过对比和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脆弱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白居易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期,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可能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提醒自己要保持谦逊和谨慎,不要过于自信和张扬。

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还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