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附:佚句
借使有求能尽与,也知方笑已生嗔。
(注:此“借使有求能尽与,也知方笑已生嗔”一句并非直接出自崔郊的某首完整诗作,而是后人根据崔郊事迹或其风格所附会的佚句,用以表达类似情境下的情感,为便于解析,我将此句与崔郊最著名的《赠婢》诗结合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崔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因《赠婢》一诗而留名,此诗以其深情而哀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哀伤,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译文
《赠婢》:
公子王孙们竞相追逐在你的身后,绿珠般的女子(此处借指心爱的女子)泪水滴落在罗巾之上。
一旦踏入了那侯门深似海的地方,从此萧郎(诗人自指)便成了与你无缘的路人。
佚句:
即便我有求于你,能够倾尽所有给予,也知道你在给予之时已心生不悦。
释义
《赠婢》通过描述心爱女子被权贵夺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被摧毁的深深悲痛和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佚句则表达了即使愿意付出一切,也可能无法挽回对方心意,甚至可能因此招致对方的不满。
赏析
《赠婢》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爱情悲剧的画面,诗人通过“侯门一入深如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权贵世界的深不可测和冷酷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普通人的无力感和绝望,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佚句则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接受,它告诉我们,爱情不是简单的给予和接受,而是需要双方的理解和包容,即使愿意倾尽所有,也可能无法挽回一段已经逝去的爱情。
创作背景
据《云溪友议》记载,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来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崔郊偶然外出,与该婢女邂逅于于頔府第的墙外,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而“借使有求能尽与,也知方笑已生嗔”这句佚句,则可能是后人根据崔郊的这段情感经历或他的诗歌风格所创作的,用以表达类似情境下的复杂情感。
无论是《赠婢》还是附会的佚句,都展现了崔郊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他的诗歌以其深情而哀婉的笔触,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