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立身
宋·释宗杲
未能立得自家身,
何暇将身更为人。
若得自家身立了,
不须更问立何人。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他生于江苏宜兴,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遍访名师,终成一代宗师,释宗杲的禅学思想深邃,主张“看话禅”,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他不仅是一位高僧,也是一位文学家,其诗作多富含禅理,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如果自己尚未站稳脚跟,
又哪有闲暇去为别人操心?
等到自己站稳了脚跟,
也就不必再问还需为谁立身。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责任感的深刻见解,首句“未能立得自家身”意指自己尚未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缺乏足够的修养和能力;次句“何暇将身更为人”则进一步指出,在自身尚未稳固的情况下,无法去帮助或照顾他人;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立身之后的豁达态度,即一旦自己站稳了脚跟,自然就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无需再去询问还需为谁立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禅理和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未立身与立身之后的不同状态,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首句与次句之间的转折,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清醒认识,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后两句则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立身之后的自信与从容,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宗杲的禅修经历和人生感悟有关,作为一位禅宗高僧,释宗杲在禅修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深知,在未能站稳脚跟的情况下,盲目地去帮助他人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他通过这首诗来告诫自己及后人,要先立足自身,再谈为他人,这首诗也反映了释宗杲对于禅宗“看话禅”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禅宗修行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