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重九旧韵
宋·辛弃疾
野菊平生露霜期,今来偏晩发东篱。
遥知醉帽时时落,见说吟鞭步步摇。
莫道黄花晚节香,风流犹在醉乡中。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他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词作。
译文
野外的菊花在平生经历了无数的霜露,今年却偏偏晚开在东篱之下。
远远地想象着你戴着醉帽,帽子不时被风吹落;又听说你吟诗时,马鞭随着步伐轻轻摇晃。
不要说晚开的菊花失去了香气,它那高尚的品格依然留存,在醉乡中依然风流倜傥。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野菊的晚开,寄托了作者对坚韧不拔、晚节不阿品格的赞美,上片写野菊的生长环境和开花时间,下片则通过想象友人饮酒吟诗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赏和对其生活态度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词以野菊为引子,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上片“野菊平生露霜期,今来偏晩发东篱”两句,既描绘了野菊的生长环境,又暗示了友人的坚韧不拔,下片“遥知醉帽时时落,见说吟鞭步步摇”两句,通过想象友人饮酒吟诗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友人洒脱不羁、风流倜傥的形象,最后两句“莫道黄花晚节香,风流犹在醉乡中”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高尚的品格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上饶期间,当时,辛弃疾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晚年退隐上饶,过着闲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词作,这首《浣溪沙》可能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借野菊的晚开和友人的生活态度,来表达自己对坚韧不拔、晚节不阿品格的赞美和对友人生活态度的向往,也寄托了他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