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此构造并融入解析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在僧寺中度过,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情感,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捕捉并刻画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时离去,但还会再来,不负我们共同约定的归期。
(附加句)
更加怜爱的是你家中雪屋旁的树,那是三十年来你亲手栽种的。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居所中树木的深厚情感,以及友人多年来的辛勤劳动和坚持。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等句,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隐居环境,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悠远的意境,被后人广为传颂。
附加句“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则以其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及其居所的深厚情感,这棵树不仅是友人辛勤劳动的象征,更是他们友情的见证,通过这棵树,诗人将隐逸生活的宁静、友情的真挚以及岁月的流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寻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而李凝的幽居正好符合他心中的理想之境,他通过描绘李凝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中的“三十年来手自栽”也暗示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在漫长的岁月中,这棵树见证了他们的友情和坚持,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