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唐·李商隐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飘零泪满罗。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寒烟漠漠迷远道,冷月凄凄照空台。
独坐孤灯听夜雨,心如乱线剪难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秋风吹尽了庭院中的老树,黄叶随风飘落,如同泪水洒满了罗衣,我害怕看到大雁南飞,因为它们总是先行离去,而我渴望陪伴那些孤高的隐士,他们却迟迟不来,寒冷的烟雾弥漫在远方的道路上,凄冷的月光照耀着空旷的高台,我独自坐在孤灯下,听着夜雨的声音,心情如同乱线一般,难以剪理清楚。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首联写秋风扫落黄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颔联以“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为核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恐惧和对高洁之士的向往;颈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尾联则通过独坐孤灯听夜雨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如秋风、黄叶、大雁、寒烟、冷月等,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如“零落雁先去”象征着离别与孤独,“孤高人未来”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之士的渴望与追求,诗人在尾联通过“心如乱线剪难裁”的比喻,将内心的纷乱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晚唐时期,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李商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可想而知,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恐惧、对高洁之士的向往以及内心的纷乱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