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用于解析)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注:此句虽非韦应物原诗内容,但可结合诗意进行解析,以展现“少日”与“老来”的情感对比。)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江汉地区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

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白。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附加句译文:年轻时还能坦然谈论离别,年老时却害怕写送行的诗篇。)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在江汉地区的相聚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喜悦与对老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少日”与“老来”的情感变化,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诗中的“浮云”与“流水”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人生经历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而“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年轻时的无畏与年老时的感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淮上(今江苏淮安一带)与友人重逢时所作,诗人与友人曾在江汉地区有过共同的经历,多年后重逢于淮上,感慨万分,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