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古墓
宋·范成大
由来废冢谁为者,诗礼相传大小儒。
蔓草荒烟迷故道,落花啼鸟认前圩。
百年乔木参天起,万古青山绕墓庐。
莫向空山悲往事,英雄回首尽成墟。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范成大曾任地方官和朝中官职,政绩卓著,尤其在农业方面有着重要贡献,曾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江南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自古以来,这座废弃的坟墓是谁的呢?这里曾传承着诗书礼仪,培育出大小儒生,蔓草和荒烟遮蔽了旧时的道路,落花和啼鸟似乎还能辨认出从前的田圩,百年的乔木参天而起,万古的青山环绕着坟墓和庐舍,不要向这空山悲叹往事,英雄人物回首往事,也都化作了尘土和废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古墓及其周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首联点出古墓的由来和曾经的诗书礼仪传承,颔联和颈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和过往岁月的感慨,认为无论多么辉煌的历史,最终都将化为尘土。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古墓景象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古墓的荒凉与自然的生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范成大在游历或任职期间,经过一座古墓时触景生情而创作的,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许多英雄人物和文人墨客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诗人通过描绘这座古墓及其周围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范成大的这首《过古墓》不仅是一首描绘古墓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