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圆觉悟道
唐·慧思禅师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余鄙哉。
法海深邃难穷尽,禅心明净自无埃。
作者简介
慧思禅师,唐代著名禅师,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代中晚期,他精通佛法,尤其擅长于圆觉经的教义阐释,对禅宗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慧思禅师一生云游四方,弘扬佛法,其禅理深入浅出,深受信徒敬仰。
译文
圆觉经中十二位菩萨提出了各自的问题,我只选取了其中一两个来阐述,其余的在我看来都显得肤浅,法海深邃无边,难以穷尽,而禅心却如明镜般清澈,没有尘埃。
释义
“圆觉十二菩萨问”指的是圆觉经中十二位菩萨向佛陀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佛法的各个方面,是佛教徒修行的重要指南。“吾取一二余鄙哉”表达了作者只选取了其中一两个关键问题来深入阐述,认为其他的问题相对较为浅显,不值得过多关注。“法海深邃难穷尽”形容佛法如海,深不可测,难以完全掌握。“禅心明净自无埃”则强调了禅心的清净无染,是修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圆觉经中菩萨问的看法,作者认为,虽然圆觉经中十二位菩萨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但真正值得深入探究的并不多,他通过“法海深邃难穷尽”和“禅心明净自无埃”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深奥和禅心的清净,为修行者指明了方向,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慧思禅师在唐代中晚期,佛教禅宗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作为一位精通佛法的禅师,慧思禅师对圆觉经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圆觉经中菩萨问的看法,同时也向信徒们传达了禅修的精髓和要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佛教禅宗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唐代中晚期佛教文化的繁荣和禅师们对佛法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