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鸾鹄飞残梧竹冷,只今归兴却迟迟”,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思王逢原三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宋·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
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
微言唯有故人知。
鸾鹄飞残梧竹冷,
只今归兴却迟迟。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为主,风格峻切简劲,笔力雄健,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如今想来,你的坟茔上已是蓬蒿丛生,秋风又起,吹拂着你的安息之地,你卓越的才华在世时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只有那些微妙的言辞,才为老朋友我所深知,鸾鹄已经飞走,梧桐和竹子在寒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冷清,我虽有归乡之念,却迟迟未能成行。
释义
这首诗是王安石为悼念好友王逢原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坟茔上的蓬蒿和秋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人也感叹王逢原的才华未能得到世人的赏识,只有作为故人的自己才能理解他的微妙言辞,最后两句以鸾鹄飞残、梧竹冷清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归兴的迟滞。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诗人也借物抒情,以鸾鹄飞残、梧竹冷清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王安石与王逢原是好友,两人志同道合,情谊深厚,王逢原早逝,给王安石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为了悼念好友,王安石写下了这组《思王逢原三首》,在这组诗中,王安石深情地回忆了与王逢原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之情,他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友情和才华的深刻思考。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诗歌,它不仅是王安石对好友王逢原的悼念之作,也是他对人生、友情和才华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