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声沉晓色回,五云绚彩映庭槐。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玉漏声沉晓色回,五云绚彩映庭槐。

殿前宫女争摇采,珠翠满筵春燕来。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司马集》。

译文

玉漏声声,夜色渐退,晨光初回,五彩祥云绚丽多姿地映照在庭院中的槐树上,宫殿前的宫女们争相摇曳着手中的彩扇,珠翠满席,仿佛春天的燕子一般轻盈地飞来。

释义

玉漏声沉:玉漏,古代计时漏刻的美称,声沉,指夜深人静时漏刻的声音显得特别深沉。

晓色回:晓色,晨光,回,指逐渐显现。

五云绚彩:五云,五色云彩,古人认为祥瑞之兆,绚彩,绚丽多彩。

映庭槐:映照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争摇采:宫女们争相摇曳着手中的彩扇。

珠翠满筵:珠翠,指宫女们佩戴的珠宝和翠饰,满筵,指宴席上到处都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早晨的景象,通过玉漏声声、晨光初回、五彩祥云、宫女争摇彩扇等细节,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热闹,诗中“玉漏声沉晓色回”一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五云绚彩映庭槐”则通过五彩祥云的绚丽多姿,映衬出宫廷的富丽堂皇,后两句“殿前宫女争摇采,珠翠满筵春燕来”则通过宫女们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宫女们的青春活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王建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宫廷生活依然繁华奢侈,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王建对宫廷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他通过创作宫词等作品,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宫廷早晨的景象和宫女们的活动,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热闹,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