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唐·刘长卿
一雁寒声背水来,
孤云愁色向山开。
霜飞月落谁相问,
剩喜风情筋力在,
尚能诗似鲍参军。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避乱入江南,担任过多种官职,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刘长卿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与韦应物并称“韦刘”,是盛唐至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一只孤雁在寒冷的空气中发出悲鸣,背对着流水飞去;一片孤独的云朵带着忧愁的色彩,向着山峦敞开,在这霜飞月落的夜晚,有谁还会来问候我呢?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风骨和才情依然健在,还能像鲍照那样写出动人的诗篇。
释义
一雁寒声背水来:形容孤独与凄凉的景象,雁声与流水形成对比,暗示诗人的孤独心境。
孤云愁色向山开:孤云与山峦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忧愁的氛围。
霜飞月落谁相问:在寒冷的夜晚,诗人感到孤独无依,无人关心。
剩喜风情筋力在:尽管处境艰难,但诗人仍感到欣慰,因为他的风骨和才情依然健在。
尚能诗似鲍参军:诗人自比南朝文学家鲍照(鲍参军),表示自己的诗歌才华不减当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雁、孤云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在结尾处,诗人笔锋一转,以“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表达了自己的坚韧与自信,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风骨和才华的精神,是这首诗的精髓所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北方游历期间,收到友人孟云卿的来信后所作,当时,刘长卿因仕途不顺而四处漂泊,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忧愁,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坚韧来面对困境,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友人回信的一种表达,既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忧愁,又展现了自己的坚韧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