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行到水穷云起处,斜阳依旧照山隅。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译文

平日里常常能远远望见那两三座山峰矗立,但当真正走近,沿着溪流找寻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们的踪迹,一直走到溪流的尽头,云雾缭绕之处,才发现那山峰原来就隐藏在这里,此时夕阳依旧温柔地照耀在山的一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寻找并发现山峰的奇妙经历,前两句通过“常时相对”与“无觅处”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寻找与发现的悬念;后两句则揭示了答案,原来山峰就隐藏在水尽云起之处,夕阳的余晖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通过“常时相对”与“走遍溪头无觅处”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设置了悬念,让读者跟随他的脚步一同探寻,而“行到水穷云起处”一句,不仅揭示了山峰的所在,更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不断探索与发现,即使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可能隐藏着最美的风景,最后一句“斜阳依旧照山隅”,则以夕阳的余晖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山水之间,对自然美景产生深刻感悟之时,作为一位热爱自然的诗人,杨万里常常在游历中汲取灵感,将所见所感化为诗篇,这首诗正是他在山中行走时,对山峰的寻找与发现过程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在寻找与发现的过程中,诗人不仅领略了自然之美,更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与乐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