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附加句:
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注:此句为后人根据贾岛诗意附加,非原诗内容,用以描绘山中友人得知来访的情景)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常因斟酌字词而被人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作在晚唐有重要影响,对后世也有一定启迪。
译文
(原诗部分)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父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附加句)
山中的老朋友知道我来了,都争相前来询问我现在怎么样了。
释义
原诗通过描述诗人向童子询问隐者去向的情景,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的仰慕之情,附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友人得知诗人来访后的热切反应,增添了人情味和温馨感。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林隐逸图,诗人通过询问童子,巧妙地引出了隐者的形象,虽然隐者并未直接出场,但通过“云深不知处”的描绘,却让人感受到了隐者超凡脱俗、飘然若仙的气质,附加句则通过友人的问讯,展现了诗人与山中友人的深厚情谊,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他向往隐逸生活,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和束缚,他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山中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以及对他们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关心。
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句“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并非贾岛原诗内容,而是后人根据贾岛诗意和当时的社会背景附加的,这句诗虽然与原诗在风格和意境上有所契合,但并非贾岛本人的创作,在赏析和解读这首诗时,需要将其与原诗进行区分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