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出自哪首诗?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

林间暖日明如锦,竹外孤云闲似僧。

野老村居无俗客,溪边时听洗花声。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落星。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我曾经是径山的一位访客,至今我的诗笔中还残留着那山色的痕迹,林间温暖的阳光如同锦绣般灿烂,竹林之外的孤云悠闲得如同出家的僧人,乡野老人居住在村庄里,没有俗世的客人打扰,溪边时常能听到洗涤花朵的声音,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看着夜空中落下的星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径山的往昔经历,以及他对山林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我昔尝为径山客”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经历,“至今诗笔余山色”则表达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后几句通过描绘林间暖日、孤云闲僧、野老村居、溪边洗花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画卷,诗人通过“我昔尝为径山客”的叙述,将自己与径山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深深眷恋,而“至今诗笔余山色”一句,则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山色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后几句的描绘更是细腻入微,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径山的修行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在径山度过了一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他离开径山后,仍然对那段时光念念不忘,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