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次韵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翠壁丹崖千丈画,白波万顷一江秋。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尘壁故题尘已去,夜窗新梦月来迟。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译文

(选取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翠壁丹崖如同千丈画卷,白波荡漾的万顷江水映衬出一派秋色,自从听说你出任地方官后,风采依旧,稍稍让我感觉到太平盛世的气息又回来了。

释义

“翠壁丹崖千丈画,白波万顷一江秋。”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翠壁与丹崖交相辉映,如同千丈画卷;白波荡漾的江水,在秋天里更显壮阔。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任地方官后风采依旧的赞赏,以及由此感受到的太平盛世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唱和之作,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一句,不仅赞美了友人的风采,也透露出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期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人风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关注,也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与友人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等人唱和时所作,当时,苏轼与友人们分别已久,再次相聚,感慨颇多,在唱和过程中,苏轼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人风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关注,也透露出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