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一张闲故纸,便疑身是永禅师。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感怀

唐·贾岛

偶见一张闲故纸,便疑身是永禅师。

残阳半落青山外,孤鸟数声白露时。

旧业已随征战尽,故人应恐别离稀。

西风漫漫吹黄叶,独倚危楼看落晖。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任病逝,贾岛一生穷愁潦倒,诗风清峭瘦硬,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李凝幽居》),有《长江集》10卷、《贾岛集》2卷传世。

译文

偶然间看见一张闲置的旧纸,便怀疑自己是否成了永禅师那样的人(永禅师,唐代高僧,以禅定著称,此处借指修行之人),夕阳已经半落在青山之外,几只孤鸟在白露时节发出几声啼鸣,旧时的家业已经随着征战消失殆尽,老朋友恐怕也因离别而变得稀少,西风漫漫地吹落黄叶,我独自倚在高楼之上,看着夕阳的余晖渐渐落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居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首联以“偶见一张闲故纸”为引子,引出诗人对修行生活的遐想;颔联通过描绘夕阳、孤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颈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旧业已失、故人难逢的感慨;尾联则以西风黄叶、独倚危楼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等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在语言上,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显得尤为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贾岛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自己也是一生穷愁潦倒,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及第,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闲居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在诗中,诗人以永禅师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了“永禅师”,但并非直接描写永禅师的事迹或生活,而是借永禅师的形象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在解读这首诗时,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