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唐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其二
李凭箜篌引在京师,薛王杨家笑开眉。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仙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其三
汉城新帘黄柳映,柏陵香骨飞燕埋。
磐声断续凄以寒,此是汉家今古恨。
君不见,茂陵秋雨夜,
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
作者简介
李贺一生郁郁不得志,虽才华横溢,却因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只做过从九品的小官,他的诗歌常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奇特,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多写神仙鬼魅题材,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译文
在茂陵居住的刘彻(汉武帝),如今已成秋风中的过客,夜里曾听到他的马嘶叫,但天亮却不见踪迹,画栏旁桂树依旧悬挂着秋日的香气,三十六宫早已长满青苔,魏官(指曹魏的使者)牵车远行千里,东关外寒风刺骨,直射人眼,空自将汉月带出宫门,回忆起你(指汉武帝)时,清泪如同铅水般流淌,在咸阳道上,衰兰送客,如果天有感情,它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我独自携盘走出月下的荒凉之地,渭城的波涛声已渐渐远去。
(其三)汉城的新帘黄柳相映,柏陵中香骨(指赵飞燕)已埋,磐声断断续续,凄寒而哀伤,这是汉家今古的遗恨,你不见,茂陵的秋雨之夜,我深知班婕妤(通德)的凄凉,她拥髻无言,怨恨着未能回归(指未能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和召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武帝与班婕妤的故事,以及汉宫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一句,特别突出了班婕妤的凄凉境遇,她虽曾受宠,但最终被弃,只能默默无言地怨恨着未能回归的命运。
赏析
李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感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凄美而哀怨的意境,他通过对汉宫的描绘和对班婕妤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认识,他的语言瑰丽奇特,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凄凉和哀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自身的遭遇有关,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因此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不幸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共鸣,通过描绘汉武帝与班婕妤的故事,他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