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棹歌行
唐·李贺
石烟出洞横青霓,波下暗沙啼水禽。
白蘋红蓼映江汀,云物俱鲜明。
为君更唤木肠儿,却扣两舷歌小海。
作者及朝代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出光怪陆离、阴森诡异的画面,语言瑰丽奇特,情感深沉激越。
作者简介
李贺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但一生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他性格孤傲,不拘小节,常因直言不讳而得罪权贵,李贺的诗风独树一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有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山石间升腾的烟雾如同横亘的青霓,水下的暗沙上水禽在啼叫,白蘋和红蓼倒映在江边的沙洲上,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景物都显得如此鲜明,为了让你更加开心,我再为你唤来那善于歌唱的木肠儿,让他敲打着船舷,唱起那悠扬动听的小海之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欢歌畅饮的愉悦心情,首句“石烟出洞横青霓”描绘了山石间升腾的烟雾,如同横亘的青霓,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次句“波下暗沙啼水禽”则通过水禽的啼叫,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接下来两句“白蘋红蓼映江汀,云物俱鲜明”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美景,白蘋和红蓼相映成趣,云彩和景物都显得如此鲜明,最后两句“为君更唤木肠儿,却扣两舷歌小海”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欢歌畅饮的愉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山石、烟雾、水禽、白蘋、红蓼等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迷人的氛围,诗人还通过“为君更唤木肠儿,却扣两舷歌小海”等诗句,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共赏美景、欢歌畅饮的愉悦心情,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热爱生活的性格特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游历江南时期,当时,李贺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但江南的美景和友人的陪伴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愉悦心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豁达开朗、热爱生活的性格特征,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批判。